代表委员热议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不断满足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


发布时间:2020-05-25 浏览量: 信息来源: 《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24日01版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然而,5月22日,李克强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谈及教育时,依然语气坚定地表示,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特殊时期,教育依然要向公平和质量稳步迈进。公平和质量为何如此重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又应从哪些方面入手,需要哪些保障?围绕政府工作报告谋划的教育篇章,心系教育事业的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展开热议。

  “公平与质量始终是最受关注的大问题”

  “这几年,政府工作报告里关于教育的问题总是从‘公平与质量’开始论述的。这说明,公平与质量始终是最受关注的大问题。”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表示,“没有公平作为基础,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质量;没有高水平的质量,也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公平。”

  “实际上,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也是多年来我国教育工作持续推进的两大战略任务。”全国人大代表、吉林外国语大学校长秦和说,“这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利于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

  作为一名来自西部民族地区的基层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一中副校长贺颖春对公平发展和提高质量感触颇深。肃南县山高路远,发展教育困难重重。近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帮扶力度,肃南县从高校招聘一大批优秀人才充实到县城和乡镇的各个学校,为当地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注入活力和生机,教学质量也获得大幅提升。

  “县城学校外流生源逐渐回流,社会对县办学校的满意度日益提高。不仅学生受益,家庭也受益,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贺颖春说。

  多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辉煌成就,但代表委员们也表示,不可回避的是,公平、质量依然是我国教育的最大痛点之一,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

  “一些地方学区房高烧不退,课外补习机构收费越来越高昂,应试教育难以根治……究其原因,均指向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以及分布不均衡。”全国政协委员、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许玲说,“这些都折射出人民群众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期盼。”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强调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非常必要,非常紧迫。”

  面对问题各个击破,持之以恒稳步前进

  教育事业是个系统工程,发展涉及方方面面,要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支月英是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澡下镇白洋教学点负责人,30多年前她刚参加工作时,一块旧黑板、拼凑的课桌椅、破旧的教室就是学校的全部。如今,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村里最漂亮的建筑。支月英也成长为全国人大代表。依然坚守乡村的她,一直在思考:“最漂亮的房子里面,谁来教?”

  没有一支强大的乡村教师队伍,乡村教育质量就难言真正提高。支月英认为,在提升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方面,依然要下大力气,出真招,“在收入待遇、职称评定、编制等方面,应让更多农村教师享受政策优惠”。

  周洪宇同样认为,推进教育公平的抓手应该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不管是促进教育公平还是提升教育质量,都要靠教师来实现。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队伍,特别是要在农村继续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继续实施特岗计划和公费师范生制度,完善大中小学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学校建设,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这是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关键之举。”全国人大代表、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邵志豪说,“发展高质量教育,让乡村也能培养出金凤凰,让城市乡村的孩子都能实现人生理想,将有力促进教育公平。”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明两年高职进一步扩招200万人。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和社会考生进入高等院校的大门,接受职业教育,获得提升技能进而改变人生命运的机会。教育公平的脚步更加铿锵。

  同时,高职扩招也将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契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委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认为,高职扩招要更好地对接企业实际需求和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变化的趋势,扩大招生选择范围。同时严格办学标准,着力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带动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认为,高校的招生规模每年都在扩大,完全可以做到在不影响其他地区招生的情况下,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让高等教育资源惠及所有家庭和孩子,为他们提供一张改变命运、去往光明未来的“通行证”。

  全国人大代表、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建议,要充分释放基层活力,改变“一刀切”的教育治理方式,赋予基层更多探索空间,更加精准地实现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层次、不同资质孩子的差异化发展需求,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获得适合的教育。

  采访中,代表委员们都表示,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是我国现阶段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大方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应该有信心、有定力,瞄准问题,各个击破,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稳步前进。

  持续政策激励,加强制度保障

  公平、质量,是教育永恒的话题,是教育人不懈的追求,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哪些保障?

  在5月22日的首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中,财政部部长刘昆明确表示,脱贫攻坚、义务教育等方面的重点支出只增不减。“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必须在强化教育投入、确保落实4%目标上下功夫。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要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显然,教育作为民生支出的第一大领域,是国家在安排今年财政支出时予以重点保障的基本民生事项。”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张志勇说。

  回望多年的职教生涯,许玲深感政策导向的激励作用。推进校企合作、实施双高计划、1+X证书制度……每一次重大政策的推出,都会释放充足红利,推进职教发展。而每一次政策红利,都会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来北京参加两会之前,许玲刚在广东省中职升本3+X考核中的技能科目统考中担任主考官,看到学生们在汽车发动机边紧张地思索操作、在智能空调主机上快速地计算检修,她感慨万千。“这些年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教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中职毕业生不论是升学还是就业,渠道都畅通了不少。这些孩子一定会成长为高技术技能人才。”许玲表示,当前职业教育在投入水平、办学条件、师资力量和校企合作条件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均衡现象,需要政策持之以恒地支持、引导,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充足的政策保障。

  作为民办教育的代表,秦和对制度保障有着很高期待。“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的公益属性强,办学目标和价值诉求与公办高校接近。我希望国家尽快明晰营利性和非营利性学校的界定标准,从制度上设置保障非营利性学校办学的‘防火墙’。”秦和说。贺颖春也认为,要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不断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法治化水平,逐步建立依法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这几年,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善竑经历了数次国家督导评估,亲身感受到教育督导工作对安徽教育事业均衡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2017年,安徽提前3年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的国家督导评估认定,这一过程中,教育督导工作推动作用巨大。”杨善竑说,要强化教育督导工作,完善教育督导机制,构建多部门联手、跨部门协作、上下级联动,切实发挥督导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记者 高毅哲 柴葳 唐琪 董鲁皖龙 李萍 焦以璇)

Baidu
sogou